1.1系統概述
閉路監控系統的設計目的就是要為整個學院區域提供安全可靠的學習環境,為師生的人身及財產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整個系統設計以電視監控與防盜報警相結合;以技防為主,人防為輔,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為指導思想,結合學校對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著眼工程的整體效果。
運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手段,通過使用監控系統,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法人員通過校園的學習區域和宿舍區域,對加強學院的治安保衛,消除學校的事故隱患,防止犯罪發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步入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標志之一。
1.2 需求分析
閉路電視監控中心設在校園內中心建筑位置或者行政中心的位置,可以在學生宿舍、圖書館、教學實驗樓、食堂和門衛內設置分控機房,通過學校的校園網,架構一個互訪的平臺,在整個網絡中的各個子端口上,相互的進行訪問。
整個系統重要圖像和報警信息均可存于硬盤,并有界面漢化的軟件供使用者查詢和管理,監控系統的所有控制功能均可在微機上實現;事故發生時按照事故地點,可以自動切換事故點的視頻,并將信息建檔、建庫等。
我們根據校園自身特點和位置情況,對系統進行了規劃。其中系統主要是以監視、錄像、回放等為主要任務,所以系統在設計中既充分考慮方便、安全地操作功能,同時又能提高管理效率上,突出以下幾個要點:
校園主要出入口多點視頻監控;
各個樓的主要出入口;
校園的公共區域點;
采用高清晰度夜視型攝像機進行24小時的監視;
對監控過程進行錄像記錄;
進行事件后的錄像回查;
現場監視畫面和錄像回放畫面的清晰度。
1.3 系統組成及原理
CCTV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信號攝取、中間信號傳輸及后端信號還原處理(即位于控制室內的中央控制設備)三大部分構成。
前端設備負責信號的采集,主要包括攝像機、鏡頭、防護罩、云臺、解碼器、支架等設備。這些設備將現場的圖像、數據等信號進行拾取并轉換為中心控制設備能夠處理的信號格式外,還具有其它的增強功能,如擴大監視范圍的云臺、變焦鏡頭;保證主要前端設備能夠正常工作的防護設備,如防護罩。
后端設備的作用是對前端已采集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它主要包括視頻信號的切換、顯示和記錄等主要功能。設備主要包括:矩陣控制主機、控制鍵盤、屏幕墻、多畫面分割器、控制臺、硬盤錄像機、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視頻傳輸設備等。后端設備是整個系統的心臟,是整個系統功能的執行者。
前端和后端設備的中間部分為傳輸系統。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同軸電纜、雙絞線及光纖設備的使用,以實現將視頻信號傳輸至控制室同時將操作員發出的控制指令傳輸至前端設備的功能。在傳輸系統的選擇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1)前端目標點設置
在室外公共區域的位置,因為人員走動比較頻繁,是進入的主要通道,是重點的監視對象及區域,所以設置了監視范圍廣,性能價格比高的攝像機 480線,22*10倍放大室外球機,可以隨時對目標物體進行圖象拉近,放大目標,并且可以設置多個預置位定點進行巡邏監視。
在宿舍樓采用彩色防爆攝像機,480線,彩色防爆半球,主要監控對象為宿舍的出入口地區。在行政樓的大廳和樓道出入口安裝3臺彩色半球攝像機。在圖書館的一二三樓的主要出入口安裝彩色半球攝像機,在公共閱讀區域安裝兩臺彩色攝像機 520線 0.1LUX的低照度槍型攝像機。在實驗樓和教學樓的一層主要出入口各安裝3臺彩色半球攝像機。音樂房為主要的器械,為音樂房的安全,特意在音樂房出入口安裝了2臺彩色半球攝像機。報告廳的2層安裝一臺彩色半球攝像機。
室外部分的攝像機安裝的位置在各個樓的周邊,直接接入最近的各個樓層內,通過學校的局域網聯機,在中心機房內可以直接訪問。
(2)中間信息傳輸方式
CCTV 傳輸系統將前端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傳輸到監控中心(后端),同時將監控中心設備的控制信號傳輸到前端。采用集中供電的系統,還需將電源輸送到前端設備。
傳輸介質主要有傳輸模擬視頻信號的同軸電纜SYV75-5,傳輸電源的護套線RVV2*1.5,傳輸解碼器控制信號的護套線RVVP2*1.0。配以網絡平臺的支持,將有效地保證系統各信號的合理有效順暢地傳輸。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各個分點的錄像機到室外攝像機點位的距離都在500米之內,傳輸的距離都在實用距離之內,可以不考慮室外的光纖傳輸。如果各個分店的錄像機到室外的攝像機距離大于500米,小于1000米,可以根據情況更換同軸電纜SYV75-7。如果室外攝像機距離大于1000米,即可以采取使用室外光纖傳輸。
因此系統布線以各個監控室為中心開展。各監控點的攝像機采用同軸電纜或者光纖按點對點的連接方式接入硬盤錄像機。對于傳輸距離較遠的攝像機,系統采用就近方式對攝像機進行供電的方式。對于可靠距離內的攝像機,采用集中供電方式,即從控制室經攝像機電源供應器,為每一臺攝像機提供電源。攝像機采用的同步方式為電源同步。
(3)圖像處理
系統采用總控的方式,即監控中心能監視整個區域內所有攝像目標區域。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圖像處理,主要由數字硬盤錄像機組成,能進行圖像的十六畫面分割、九畫面分割、四畫面分割;單幅放大并切換,并可根據菜單設置時間、錄像時間模式,移動檢測錄像的功能;同時具有雙工作用,即錄像時不影響顯示圖像的狀態。
(4)顯示、錄像及刻錄
根據所采用的攝像機圖像數量來決定顯示器的數量多少,一般情況根據1:4,1:9或者1:16的方式計算。對于數量多,畫面重要程度等要求,還可以設置電視墻顯示。按照整個校園的監控畫面等級分成,采用4+1或者9+1的顯示方式。一般按照國家規定,錄像時間一般在15天以上。錄像方式采取覆蓋式錄像方式。